1. 兴趣空间首页
  2. 兴趣频道

初学游泳如何提高自己的水平?

学习无止境,游泳也不例外,从害怕游到喜欢游,从不会游到尝试下水,再到畅游开放水域,这个过程就是不断学习的过程。初学游泳时想的是动作要点,具体要领,有一定游泳经验后开始探究动作要领的原因,尝试更好的方法,使动作效用更佳。就这样一直游着,游到一定程度会深感无聊,则开始寻找游泳的乐趣,甚至是游泳对于自身的意义,此时,游泳动作是否标准已经不再重要,游泳成绩也再是唯一目标,游泳才真正成为生活的一部分,此时,游泳者开始有了自己喜欢的游泳节奏,游泳方式,偶尔惊喜的发现某个动作细节还可以优化……

1、永远不要一种泳姿游到底

作为游泳爱好者,四种基本泳姿应当全部掌握,可以从最基础的自由泳,或是蛙泳开始,然后是仰泳,最后是蝶泳。当然,不必等到将一种泳姿练得炉火纯青才开始学习下一种泳姿,完全可以齐头并进,不同泳姿之间交叉学习时,稍加思考,往往会有新的启发。需要强调的是,有的泳者自由泳才刚入门,就经常性地只练习蝶泳,这不仅影响自由泳的学习,还会让蝶泳游得不伦不类。

2、不同的障碍要有不同的解决方法

学习游泳的路上肯定会遇到很多问题,有时是不知道自己游得怎么样;有时是不清楚动作是否做对了;有时是虽然明白动作要领,但一时难以做出来;有时是搞不清楚瓶颈在哪里……这些学习途中的障碍有时得自己独自克服,例如:平衡的掌握,水感的体会,呛水的难过,有些障碍则需要他人的帮助才能更快地消除,例如:错误动作的纠正,身体姿态的修正。一个人游泳与多个不同人结伴游泳,进步的快慢会有明显不同,交流与独自思考同样重要,也会避免很多不应该的自以为是。

3、自我感知能力的形成

作为一项运动,在运动能力不断提高同时,必然伴有受伤的可能,在学习游泳的过程中,有两件事情别人无人代劳,一个是身体对水的感知,一个是泳者对自己身体的感知,前者关乎能力的提高,后者教人明白适可而止的界限。任何时候,都要自问三个问题,动作还能继续改进吗?还有额外体力返回吗?是否过早地放弃了?感知能力是随着游泳练习而逐渐建立起来的,时刻保持良好的感知能力是游泳技术不断提高的保证。例如:有时候别人可以游2公里,自己拼个老命也能游下来,但是否值得?有时别人草草结束吃烧烤去了,自己体力满满,要跟着上岸吗?有时身体出现了明显疼痛,还要继续游下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