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浸式自由泳,宽轨和高肘对移臂的意义

全浸式游泳是一种游泳理念,而非一种专门的游泳方式,作为最能体现全浸式游泳理念的自由泳,有相应的一套练习的体系,只要按照体系中的练习一步一步去做,从自由泳小白到入门再到老手并不难。
然而,一开始说起全浸,不少人会觉得那是速度上不来的业余游泳,全浸式游泳理念本身就是来自于专业游泳理论和实践的成果,它在游泳的动作分析上和专业游泳并没有本质的不同,它主要是为了成年人学习游泳尤其是自由泳而设计,相比于以速度为目标的竞技游泳,全浸式更加注重效率,并不意味着速度慢。
可是,当发现全浸式自由泳速度也不慢时,又出现了另外一种声音,认为没有很好的专业游泳基础,学习全浸那样优雅高效的游进是很困难的。特别是当不少泳者照猫画虎,直接一入水就按全浸式的动作去游进,感觉很别扭,那是因为没有扎实地按全浸式的分阶段练习去做,这就像失去了内功心法的武功招数无法发挥威力一样。
本文以全浸式中非常重要的移臂来分析宽轨和高肘动作。

1、高肘高到什么程度?
高肘的表象是肘关节处于最高位置,前提是手臂的彻底放松,离开了前提的表象毫无意义,这就是为什么一些模仿者做到了高肘但又没有高肘的游泳效果的原因。
那么高肘得多高呢?是不是越高越好呢?当手指刚刚离开水面,手背不会碰到水时,肘关节的高度就是合适高度。在平静的泳池中高肘即是中指掠过水面,在波浪起伏的开放水域高肘则应做到手背不碰水。

2、高肘的误区
如果一味的提高肘部位置,即使是高度刚刚好,但不少泳者都有一个高肘动作的误区,即高肘的时候,大臂过于竖直,这样会将身体压入水中,还有的泳者肘关节超过背部,这都是错误的高肘动作。
什么是合适的高肘呢?站在原地,抬高肘关节,观察自己的大臂,当肘关节低于肩膀时,大臂是放松的,肩膀是感觉不到任何压力的,这就是最佳的高肘位置。很多泳者在水中,会将肘关节抬高到与肩膀平直的位置,这是高肘过度。

3、宽轨的意义
当高肘动作做得合适到位时,必然形成宽轨移臂,用数据来说明,宽轨时小臂与大臂的角度最小是90度,不会小于90度,只会大于90度,即大臂与小臂会形成一个钝三角,三角的顶点就是肘关节。
宽轨移臂时,手臂的大臂、小臂才能够做到放松,不会有丝毫的肌肉紧张。另外,当宽轨移臂到头上方时,因为重力点离身体中心线有一肘的距离,可以有效的促进身体的侧转,让入水动作和身体侧转更容易协调配合。

离开对全浸式游泳动作背后的原因的了解,做全浸动作还没有传统的自由泳动作来得舒服自然,因此,学习全浸首要在于理解动作,再下水去体会,练习就会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