蛙泳很难快起来怎么办?如何提高蛙泳的速度?
蛙泳游进的主要动力来自腿部的蹬夹水力量,这个看似简单的腿部动作被许多学习蛙泳的人忽视了,将蛙泳腿简化为“向后蹬腿”,这正是蛙泳很难快起来的主要原因之一。

标准的蛙泳腿要求蹬和夹两个动作,在蹬水时必须翻脚掌,蹬水和夹水应同时完成,不能人为将蹬和夹分成两个动作来做,那样走水效果非常有限。此外,蹬夹水主要是运用小腿和脚掌,大腿只是发力部位。
1、收大腿动作的根本原则
蛙泳腿在蹬夹水之前必然要先收大腿,而收腿动作本身很容易造成水阻,因此,做这个收大腿动作时应注意一条根本原则:收腿后腿部与腹部保持在一个平面上,不能形成角度,收腿后从肚子到大腿应该尽可能保持流线形。
做收腿动作的时机也很重要,当两条手臂将要完成前伸时,开始收腿,收腿时应缓收,只要在手臂完成前伸之时能够完成收腿就可以了。
2、收腿时大腿之间距离不能分开太多
收腿后,如果大腿之间距离过于分开,不利于夹水,离开了夹水的蹬腿动作推进力就大大减少。初学蛙泳的泳者普遍出现的情况是收腿后大腿距离分开太多,导致蹬腿时分得很开,夹水动作无法完成,或者来不及夹水就完成蹬腿了。
3、蛙泳腿的关节在于膝盖
为了提高蹬夹水效果,蛙泳收腿时有一个技巧,即保持膝盖尽量靠拢,这样收腿后双腿感觉会很紧绷,有强烈的释放欲望,就像是绷紧的弓弦。如果膝盖不靠拢,为了舒适而自然分开的话,那么收腿后不会有蹬腿的欲望,也不会有蓄势的感觉。
特别地,膝盖收紧有另外一个好处,当腿蹬出的时候,小腿相对于大腿会有旋转发力的感觉,会大大地增大蹬夹水的效果。有的蛙泳教程中会认为这是一个“膝盖内旋”的操作,这样也对,但不能这样去理解,这样会误导泳者刻意的转膝,容易导致膝盖受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