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兴趣空间首页
  2. 兴趣频道

自由泳游不快,怎么办?

在你问我答的按钮里面很多小伙伴们都在问:“我自由泳游不快啊,怎么踢腿啊,划水手臂该怎么划啊!”你们问的这个问题吧,曾经也是困扰了我很久,所以今天有必要把我自己的心路历程和你们聊一聊。

在水中必须先思考怎么减少阻力!
首先我们人在陆地上之所以能移动,是因为地心引力把身体拉向地面,然后靠双脚在路上走路。但是在水中就不一样了,地心引力把身体拉向水中,水中的浮力把身体托起来,这时候支撑点从双脚扩展到了全身,而且前进时的水阻又比空气中大了八百多倍,所以这种习惯靠双脚支撑前进的生物来说,在水中前进是很难的。

我刚开始练自由泳的时候,挫败感满满,几乎所有空余时间都投入进去了,但是还是没有那些刚练自由泳的人游的快,甚至有些看上去比较瘦弱的女生都能轻松甩我几条街。

后面我才发现,自己游不快的原因主要是前进的时候形成的阻力太大了。要想在水中日行千里,关键有两点:
①减小阻力 ②增加推进力
两点相比,思考怎么减小阻力要比怎么增强推进力更为重要,这就是为什么明明力量比较大,却还不如有些女生游的快!别问我明明是谁,他就是这么怂!我觉得游泳的人都知道这两点。可关键是,阻力大在哪儿了,你们有考虑过这个问题吗?是不是觉得阻力大是因为自己的水感不好,动作不到位,从而没有很好的把动力利用起来。

这样的理解还是比较肤浅的,我们就先从一个称之为“横断面积”的概念开始讲起。横断面积:身体前进时横向阻断水流的面积大小。如果你的游泳技术还没有非常成熟的话,身体位置就会控制不好,造成过大的横断面积。这样一来,你就必须比别人消耗更多的体力才能达到相同的速度。

那么怎么做才能尽可能的减小这个横断面积呢?
一块面团,揉成一坨,面积自然大,把这块面团拉长拉细,这个横断面积自然就小。
那么身体也是一样,但是身体每个部位密度不一样,所以浮力就不一样。比如说肺与胃是中空的,而腿部的肌肉较多,造成了上半身密度比下半身小,再加上换气的时候口鼻要露出水面,这样一来就容易下半身下沉,因此形成了较大的横断面试。

减小横断面积的唯一原则:“维持从指尖到脚尖水平的身体线”。
先科普一个小知识:威廉 弗劳德,一位英国的造船工程师。他发现一个现象:在其他变数相同的情况下[船身越长,水波阻力越小]。也就是说,如果两艘船分别是10m和15m,其他参数比如说宽度,高度,外表的光滑程度,吃水深度都相同。当两艘船在同一片水域,以相同的力量推动时,15m长的船跑的比较快,最后的移动距离也比较远!
所以,想办法改变身体的体位,拉长并且尽量保持拉长之后的身体线是很重要的。那么我们就从身体的一些部位开始说起。

怎样才能拉长身体线呢?
①从头部开始:
很多初学者,下水之后生怕被淹死,把头抬的老高高,所以下半身就会下沉了,造成了重心后移。重心后移的后果就是,使双脚下沉,降低抓水的水感。头部应该是水阻横断面积的最大贡献者之一,为了减少首当其冲的阻力,最科学的方法就是把头藏在水里,简单的说就是学会“低头”。
②减小双肩阻水的面积

游泳人的主要力量来源就是双臂的划水,所以爱游泳的人都拥有壮硕宽广的肩膀。但是,肩膀宽,同时也是形成水阻的主要部位。那么问题来了,既要保证双臂力量不减,又要减小肩膀的水阻,该怎么办?不卖关子了,直接说方法:“转肩”,让两边的肩膀以头部为中心交替转动,使身体在游进时永远有一边肩膀留在水面上。从侧面看起来肩膀并非只是上下移动,而是绕圈转动。因为转动的关系,没入水中的肩膀可以贴在脸颊旁,这样一来就缩小了斜方肌和三角肌群的横断面积,双肩就形成了一道切面,减小了水阻。
③延长身体的吃水线

身体不像船,可以人为的改变长短,但是我们人的身体已经是固定不变了,不能任意的控制身高,那么该怎么办呢?把你的手臂往前伸啊,蠢不蠢!手臂前伸等同于加长身体的吃水线,使身体向前划动的水波阻力减小。所以应该尽量让双手轮流保持在身体前方,也就是说左手入水时右手刚好划过额头下方。还有一点非常重要:千万避免在一只手臂划到臀部时另一只手臂才入水,如果这样的话有一段时间阻力会暴增!因此,太早划手也会造成相同的问题切记切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