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泳如何建立节奏感?
无论是在自由泳比赛中快速游进,还是在开放水域中优雅高效畅游,都给人以美的享受,这种美感的背后,是人对于节奏感的欣赏和痴迷。节奏感带来秩序、规律和掌控感,让杂乱无章的动作协调一致,让无律可循的现象变得熟悉自然,音乐作为最能体现韵律感觉的表达方式,成为了人类通用的情感语言。这里分享下对自由泳节奏感的认识。

1、游进时四肢动作不要忽快忽慢
在自由泳游进过程中,四肢动作是最为均匀的,没有蛙泳的顿挫感,没有蝶泳的周期感,自由泳追求的是平滑的节奏感,与速度无关。自由泳快起来,可以如快艇般浪花四溅,激情满身;慢起来,可以似鱼儿般水波不兴,闲庭信步。和开车一样,最老练成熟的司机,无论车子速度快慢,一定表现得很均匀,没有忽快忽慢的现象,也不追求那种在车群之中来回跳跃的刺激。
2、一切动作服从于基本节奏
回来游泳上来,自由泳游进时,一侧手臂前伸时,另一侧手臂划水,这是最基本的节奏,无论是打腿、呼吸,还是核心力量都是服务于这个最基本的节奏,如果影响到了这个节奏,那么需要改进的是后者,而不是前者。显而易见,前伸和划水是应该首先练习的动作技术,在做单侧游进练习时,前伸和划水动作应给予更多的关注。和盖房子一样,首先要有框架,自由泳的框架就是前伸和划水动作配合。一些泳者在自由泳学习过程中,划水也不错,前伸也不错,但就是等不及划水完成,前伸手臂耐不住寂寞又开始了划水,而另一条手臂还没来得及前伸,甚至还没有入水。

3、呼吸是节奏感的保证
一旦换不到气,肌肉供氧不足,最先受到影响的就是肺部,憋死的感觉不好受,总想抬头大口吸气;其次是腰腹,无力维持核心力量,身体无法刚体,上下肢松散无法形成合力;最后是划水,稀里糊涂地划拉结束,有没有高肘不清楚,手掌有没有从体侧髋部擦过不知道。离开良好的换气,身体上下肢各唱各戏,相互影响,越游越累,此时节奏感根本无从谈起。
4、移臂是节奏感调整的关键
移臂动作是前伸和划水中间的过渡动作,它既是划水后的短暂放松,又是前伸前的准备。移臂快,前伸和划水会不自觉的加快,移臂慢,前伸和划水会不由自主的放慢。移臂时,大脑不妨想想下一步入水和划水动作,入水角度怎么样?前伸时机对不对?抱水和划水连贯吗?还是有点快?划水时有没有高肘?进一步前伸时有没有伴随身体侧转?提肘时手臂有没有足够放松?提肘的高度够不够?移臂时手臂离身体会不会太近?这些都是移臂时可以想的问题。

5、划水别太慢,也别太快
初学游泳有两种错误,一种认为自由泳推进就是靠上肢,所以使劲划水,高频划水;一种认为划水要慢,找到全浸式游泳的感觉。快当然不对,慢也有慢的问题,划水时,最重要的是关注水感,而不是划水的手掌。举个例子,用双手手掌捧起水,捧起的速度越快,水流走的速度越快,捧起的速度越慢,意味着捧起水的过程越长,水流失的越多。划水的过程与此类似,划水练习要找到最有效的划水速度,而不是一味求快或是放慢。

6、打腿配合好难
初学自由泳打腿可能并不会鞭腿、弹腿、剪刀腿等技术,成人尤其如此。小孩子肢体的柔软度要好很多,受益于此,初学自由泳的小孩子大多数情况下会比初学自由泳的成年人游进速度快一些。对于成年人来说,打腿往往会对游进产生影响,不如先忘记打腿,在一侧手臂准备入水时,另一侧的脚掌轻轻打一下水就好。随着自由泳其他练习的增多,会对打腿配合有更多的感觉和认识,到那时再专门练习打腿也不迟。
一旦建立起节奏感,需要做的就是通过练习不断强化身体记忆,如果发现节奏感有点乱,先放缓动作再说,始终以维持节奏感为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