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划距?怎么增加划距?
有一个小伙伴前段儿疯狂练游泳,各种泳姿,每次都超用力,去计算自己的时间,每天都希望进步那么一点。然而这两天,终于受伤了,然后就来请教一下受伤的原因。我看他其他都做的挺好,唯一不足的地方,就是太急了。 我分析了一下,跟他说,你现在的阶段不是提高速度,而是应该尝试一下增加一下划距。

什么是划距
首先给大家科普几个名词,以免有些人不明白说的是什么,划距,也可能有些人听过这个词,英文是stroke length,就是每次划水的距离。 而每游一趟需要的划水次数,我们叫他Stroke Count Per Length,简称SPL。 划距长有什么好处,事实上,消耗的体力和划距呈反比,就是说划距长了,消耗的体力就会越少,我们之前在全浸的教程里面看到他们游泳的视频,划距都非常的长。 如果你的划距短了,相应的划率(Stroke Rate,SR)就会越高,<typo id=”typo-386″ data-origin=”划” ignoretag=”true”>划</typo>率每增加一倍,消耗的能量大约是4倍;另外一个划率增加的后果是心跳加快,进而影响肢体的协调。所以过高的划率很容易让划水动作变得凌乱而且更累。 还有一点,<typo id=”typo-462″ data-origin=”划” ignoretag=”true”>划</typo>率高的时候,你会激起更多的水花。 所以,尝试去增加你的划距吧

可是这样会不会让我游的更慢?其实嘛,会的,但是这只是在一个短期的现象。但是如果你永远只想着快点划快点划来提高速度的话,是,立竿见影的,但是很容易就让你很累,而且还容易受伤。延长划距,让自己慢下来,反而可以打好基础。 在你慢下来的时候,至少能提供四个好的结果: 1.让你的身体不会很快懈怠,取而代之的是,你的精神的高度集中。 2.把每次都在计算多快完成一次800米,换成计算能不能每25米只用12划,那你就得在每次划水呼吸,转身的时候都非常注意姿势是不是标准,才能在第12次的时候碰到池边,保证吧高效能的动作印到你的肌肉记忆中去。 3.你可以游的更轻松,你每次出去跑步的时候,为什么不选择用尽全力的快跑取而代之的是长时间的慢跑呢?因为如果你每次给你的心脏和呼吸系统这么大压力,就不再是一个健康的有氧健身方式了。 4.有一天你要去比赛的时候,你的高效率优势就立刻体现出来了,一个每25米23划的选手,若要加快速度,只能拼命使力,但是一个每25米13划的选手,只要多花一点力气就好,这个优势在比赛最后阶段的时候尤其明显。

那么好,那我该怎么增加划距呢?
这里有一个误区,就是很多人以为增加划距就是手尽量向前伸,推水的时候尽量向后拉,其实划距和手的动作无关,所以即使手向前伸或者向后推,也并没有多大卵用。 划距长很棒,但是千万不要盲目地去这样做。 因为划距不是越低越好,你要找到当时适合你的SPL, 提升体位,增加身体转动,优化你的抓水技巧,去顺滑的游,千万不要尝试在每一划中滑行太长的距离,swimsmooth认为对于游泳来说“滑行”是一个贬义词,你的手应该始终在运转,而不是停在那里什么都不做。 因为这将给你游进过程增加死点,打乱你的节奏和划水的时机,我们的目标是更省力地去游,如果硬要压低划水次数,反而浪费力气,效率不佳。 13划只是一个比方,是大神级的,你要找到你现阶段的数字。然后每次游泳的时候记下你的SPL和速度做一个对比,学会分析这些数字,更有效率地去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