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兴趣空间首页
  2. 兴趣频道

波浪式蛙泳的标志性动作

在岸上看波蛙与平蛙整体动作最大的区别是“前扑”的画面。

平蛙,也就是我们大多数业余游泳爱好者经常用的蛙泳动作,因其向前伸臂动作的整个过程基本是在水面下完成的,而且躯干的最宽部分“肩”基本也不露出水面,这就会产生很大的阻力,当然也看不到前扑的动作效果,最重要的是平蛙的时候躯干基本没有起伏动作,未能起到推波助澜的破水效果,不过平蛙倒是相比波蛙要轻松许多。

波蛙,通过手、腿、肩、背、腰、髋等各个部位的合理配合,抬高体位,顶肩压臀,蹬腿前扑,以波浪式轨迹有节奏地破水前行,前进速度 大大提升,就像鱼摆尾一样破水,当然,在提升速度的同时,对体能的要求也较高。

在水面上看,形成前扑的姿势是进行前扑破水,有效地提升波蛙的效率的重要准备阶段,也是陆上看波蛙的标志性动作,要形成前扑动作,提肩特别重要,或者说是顶肩。

提肩能使肩与手臂处于一定的高度,这样手与双臂就能离开水面做前伸动作,空气中的阻力当然要比水中少掉太多。同样,提肩能使上半身胸腔及以上部分露出水面,这部分是对水面积最大的,同样长度的位移,如果胸腔及以上部分在水中前进受到的阻力会比露出水面大很多,因此,有效的提肩是波蛙“前扑”的关键。

“波蛙”的技术极其复杂,要做到有效的提肩就要求双臂、腿及腰、髋合理配合,划臂要快速有力,并且到划臂后期要有明显的夹肘缩肩的动作。当然,此时一定要将髋部下压,让身体体位呈倾斜状态,说白了就是你的臀部位置要低,要不怎么将肩提上来,而要压低臀位就要在划水时拉高上体位,而此时要踢腿的合适配合,这时候特别讲究水感。这里提醒一点,提肩后准备前扑时,别忘了将背拱起,像蝶泳一样,让你的躯干贴近水面,这样阻力会更小。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做好波蛙“前扑”准备能使前扑更高效,即贴近水面前进的距离更长,如果有可能,学完蝶泳能更好地领会波蛙的动作,从这层意义上来讲,波蛙确实很难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