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球比赛规则_你真的懂排球比赛规则吗

看了这么多年的中国女排比赛,你真的懂排球比赛规则吗?
作为一名中国女排的铁粉,我常常沉浸在女排姑娘们在赛场上的各种精彩的扣球之中,只欣赏,不思考。看的是场面,品的是味道,而对于技战术和比赛策略却是雾里看花,越看越懵。
可是,随着喜爱的加深,这种肤浅的比赛观看已经不能满足我对中国女排的精神需求和热爱需求,因为我想搞清楚郎导为什么会如此擅于运筹帷幄而决胜千里之外,每一次暂停如此恰到好处?朱婷在四号位,二号位以及后三位置上的进攻差异是什么,为什么丁霞要这样传球?以及发球前女排姑娘们经常在场上做的手势是什么意思?

因为有这样的疑惑,也有这样的好奇,我便研究起排球比赛的规则。今天我就把自己的三个研究心得分享给大家,让我们以后再观看中国女排的比赛时,不仅仅是带着一腔热情和满身情怀,而且也带着排球素养和排球知识。
第一,排球的位置与名称问题。
很多人对于这个问题都会习以为常的认为主攻手是四号位,副攻手是三号位,接应是二号位等一些乍看起来非常合理的认识,其实只要我们深究一下,便可以明白站位与名称是没有一一对应的关系的。
我们常说的几号位进攻,不是某一个固定的攻手完成的。以中国女排为例,四号位进攻既可以由主攻手朱婷完成,也可以由接应龚翔宇完成,甚至有时候副攻在此位置也可以扣球得分。只是在我们的习惯里,一般喜欢说四号位是主攻手扣球的位置,三号位是副攻扣球的位置,二号位是接应扣球的位置,但是这个位置其实表达的是这些攻手习惯扣球的方式而已,或者说这是正常的轮次。与之对应的就有一个反轮,指的是接应在四号位,主攻手在二号位,一般来说,强队在面对反轮时是不需要让主攻手和接应调换位置的,因为实力够强,她们也可以在反轮位置上突破对手高拦网进攻。

第二,排球的站位问题。
对于这个问题需要从两个方面去剖析,第一个是站位为什么要如此设置?第二个是站位的规则是什么?
首先,对于第一个问题,4-3-2,5-6-1对应的第一轮位置依次是前排的大主攻、副攻和接应,后排的小主攻、副攻和二传。为什么要这样设置?是因为在排球比赛规则里要求“每个位置与自己相同组别的队员之间必须隔两人”,听起来好像比较绕,很难理解,其实是说二传和接应,主攻与主攻,副攻与副攻,这三组人员之间不能紧邻而站。还是以中国女排为例,大家想想你们有看到过朱婷和张常宁、袁心玥和颜妮、丁霞和龚翔宇紧挨站在一起的时候吗?
其次,对于第二个站位的规则问题,大规则就是只要遵从在对方发球时后排对应球员不超过前排对应球员,紧邻的左边球员不超过右边球员的位置,后排球员不能超过前排球员位置即可。比如说,就是4号位球员一定要在5号球员前面和3号球员左边,3号位球员一定要在2和4号位球员之间以及6号位球员前面。

第三,排球的轮换问题。
具体规则是如果在对方发球轮,我方得分后,我方队员将按顺时针轮换一个号位,即变成前排5-4-3,后排6-1-2,如此循环往复。当然如果是我方发球轮,我方得分,此时轮次就不要改变。
在轮次转换中,也有一些细节需要把握住:一是如果副攻轮换到1号位发球,场上是没有自由人的。因为排球比赛规定自由人不能到前排,副攻不能到后排,大家可以想想3号位的副攻轮转到1号位,中间过了两个轮次,此时一般来说自由人会轮转到前排,而这是不被允许的,所以会被另一名副攻自动换下;二是处于一号位的副攻发球失分后,会自动被自由人换下,因为副攻是不被允许在后排的,所以我们可以了解到在副攻的发球轮,场上是没有自由人的。

以上就是麒麟给大家总结的关于女排比赛规则的问题,如果大家还有什么不理解的欢迎下方评论留言,或者大家也可以点击下方的搜索框,运用头条的搜索功能也可以帮助大家解疑答惑。
本文由一月麒麟原创,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欢迎大家多多点赞、评论和关注,你的支持是我最大的动力!
企鹅排球学院|排球规则介绍 带你看懂排球比赛(2)
volleyball
技术动作要求
发球
获得发球权的一方须先转轮次 ,每次转到1号位的队员发球。发球队员需在裁判员鸣哨后8秒钟内将球击出。在本队未失误前,发球队员需要连续发球。
发球不过网或球落在对方界外均为发球失误,发球权转移至对方,由对方一号位的队员发球
触球
队员可用身体任何部位触球,但不得停留,如出现捞、捧、推、掷球的情况则被判为持球。
每队最多触球3次(拦网除外)
扣球
直接向对方场区的扣球为进攻性击球。
前排队员可在本场区对任何高度的球作进攻性击球。后排队员在进攻线后起跳则可击任何高度的球。
拦网
只准前排队员进行单人或集体拦网。
拦网后本队可再击球3次。拦网手触球后 ,球落界外为触手出界,判对方得分。
volleyball
犯规情况
发球犯规
(1)发球次序错误
(2)发球队员在击球时或击球起跳时,踏及场区端线即为发球踩线失误
(3)发球队员在第一裁判鸣哨8秒内未将球击出。
(4)球抛起准备发球,却未击球。
连击
身体任何部分均可触球,但一名队员(拦网队员除外)连续击球两次或连续触及他身体的不同部位即为连击犯规。
持球
身体任何部分均可触球,但球必须被击出,不得接住或抛出,否则即为持球犯规。
判断持球的主要根据是球是否停滞在身体上。合法的击球是一个单一击球反弹动作,而持球犯规是先使球停滞再将球击出。
过网击球
在对方场区空间击球,即为过网击球犯规。
触网或标志杆
队员在试图击球或影响比赛时的触网或触标志杆则算犯规。
后排队员进攻
后排队员在前场区完成进攻性击球并且击球时,即为后排队员进攻性击球犯规。后排队员在进攻时必须在进攻线后起跳。
鹰眼挑战
当球员对裁判判罚有异议时,可以向裁判员申请鹰眼挑战,通过电脑系统模拟出的该球实际路径,以判断判罚是否正确。
每局比赛每队有两次挑战机会,如果挑战成功则拥有继续挑战机会,挑战出现两次失败,本局将没有挑战机会。
鹰眼适用于以下五种情况:
1、落地界内/界外球
2、球是否接触标志杆,拦网是否打手出界
3、触网
4、发球踩底线/后排进攻踩三米线或越过中线
5、自由人上手击球时脚的位置
文字/杨煜瑶
编辑/杨煜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