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学自由泳技术,做到这三个要点

要良好的掌握游泳技术,需要做到三点:一是努力下水练习;二是多思考提高悟性;三是发现想与做的差距,不断纠正。不少泳者只具备其中两项或是一项,因此游了许多年,游泳水平依旧是许多年前的样子。
第一点靠自己,第二点和第三点最好是找个教练或是游泳高手带一带,会少走很多弯路。不少人是自学游泳,没有教练,那么需要提高身体在水中的自我感知能力,及时发现动作错误并予以纠正,而不是一味地蛮练。
1、做练习时从慢到快
任何泳姿在游泳速度提高之前都需要做动作分解练习,入水、抱水、推水、出水、移臂,打腿,侧转等。在做分解练习时不能一味求快,强制自己要慢下来,慢下来才有心思和反应时间,才能更清楚地感受自己的练习处于什么样的水平。
慢下来是为了更好地感受水对身体的阻力、包裹、浮力等。慢下来游泳才能逐渐成为一种生活享受,而不仅仅是一种运动爱好。用全浸理念的话来说就是:沉浸其中,乐在其中。
2、放松是永远不变的前提
平衡是游泳很重要的基本功。良好的平衡取决于两点:一是身体整体的放松;二是核心力量的紧致。众所周知,学习游泳必从漂浮开始,只有身体放松才能漂浮起来。
在静态漂浮时很容易做到身体放松,然而,一旦游动起来很容易忘记身体放松,肌肉变得紧绷,游起来费劲吃力,容易疲乏,所以,在做任何游泳练习时,特别是游进时也要注意做到身体放松。
比如:入水时手掌放松,不要用力扎水;移臂时手臂放松,不要鼓劲,老想着赶快移到前面抓紧划水;打腿时要注意放松,不要用腿直惭愣愣地踢水;头部随着身体转动时要放松,不要僵硬地转动;蛙泳收腿时放松慢收,不能猛收腿;自由泳手臂推水时要注意放松,不能死板地记着“加速推水”的要领,拼了劲地往后推水。
总之,要明白一点,高效轻松的游泳是身体整体协调发力的结果,不要期望于练出个麒麟臂或是美人鱼腿来提高游泳技术,学会用整个身体的力量游泳才是根本。
3、发力的来源比姿势更重要
自学游泳除了掌握规范的姿势外,理解姿势背后的原因同样重要,但是这往往需要看大量的游泳理论,甚至需要了解流体力学等知识,这些本来都是教练可以告诉你的。不过,在没有人告诉你这些知识的时候,自己是可以通过一个技巧来达到同样的学习目的。
这个技巧就是每做一个动作,每游进一段距离,都想想力量的来源,思考身体哪个部位发力。怎么鉴别是否发力呢?很简单,发力必然肌肉紧张,反过来说,哪块肌肉紧张,哪个身体部位发力。
不管是别人教的,还是网上自学的,或是看别的高手,模仿练习时不要受限于外在的动作姿势,更要通过思考和下水体验找到真正的发力部位和正确的发力顺序。以身体侧转动作为例:应是核心力量发力,推水与打腿只是起辅助作用,如果搞反力量主次,外面可能看不出来,但效果差异非常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