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体育项目有哪些_民族传统体育进校园

福建宁德:民族传统体育进校园 传承发展优秀传统体育文化

图为畲家拳表演《传承》。 黄玲玲 摄
图为畲家拳表演《传承》。 黄玲玲 摄
中新网宁德9月7日电 (黄玲玲 林榕生)手工体验编蔑球、畲族剪纸、畲族运动版画,民族传统体育校际运动会、民族传统体育“袖珍”运动会激情飞扬,民族传统体育艺术汇演精彩纷呈……7日,福建宁德市“传统体育进校园”系列活动之“百校万人”传递式传统体育运动会暨宁德市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活动启动。
宁德是全国最大的畲族聚居地,畲族人口约占全省畲族人口的二分之一、全国的四分之一。宁德市体育局局长刘东表示,体教融合是我们发展的重要方向,让广大青少年对传统体育有进一步的了解和热爱,让传统体育成为积极、健康、向上的校园生活方式。

图为摘柿子运动。 黄玲玲 摄
民族传统体育运动源于广大民族群众的生产、生活实践,历史悠久、特点鲜明,不仅具有高度的技巧,而且常常伴以歌舞、音乐,把竞技和娱乐结合在一起,既是文化娱乐活动,又有益于增强体质,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是民族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据介绍,民族传统体育进校园“百校万人”系列活动遵循“先试点、再推广、三普及”的原则,重点从组织传递式的传统体育运动会、开发推广学校传统体育系列课程、开展师资培训、培育特色校和举办成果展示四个方面分阶段进行实施,力争2022年夏季覆盖全市一百所学校、一万名学生。

图为板鞋竞速运动。 黄玲玲 摄
刘东表示,希望各学校利用大课间、体育课、社团活动、学校运动会等积极推广中华传统体育项目,并与学校体育课程教学相结合,形成体育课堂教学、体育课外活动、学生社团、体育比赛等多位一体的传统体育推广体系。

图为打枪担运动。 黄玲玲 摄
传统体育项目包括射击、棋类、武术、毽球、跳绳等,举办“百校万人”传递式传统体育运动会,是实现民族传统体育传承发展系统化、长效化的重要举措。

图为赶野猪运动。 黄玲玲 摄
主办方表示,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选取具有代表性、可推性的民族传统体育运动项目,加以规范、组合形成便捷式、标准化的小型传统体育运动会,在全市进行传递式、网格化的开展,让更多的中小学生乐于接受,勤于参与,并挖掘以赛促学、以赛促练的赛事特点,搭建面向全体学生的竞赛体系。(完)
来源:中国新闻网
民族运动会部分特色项目

珍珠球 珍珠球是本届民族运动会的第一场竞赛项目比赛,也将贯穿整个民运会的赛程,是比赛时间最长的竞技项目。珍珠球原名为“采珍珠“,满语为“尼楚赫”,是发源于满族的传统体育项目。珍珠球由满族先祖采珍珠的劳动演变而来,兼具篮球、手球、足球和排球等运动的特性。

花炮 花炮是观赏性最强的项目之一,被称为“中国式橄榄球”。花炮是侗族、壮族、仡佬族等民族的传统体育活动。比赛中,两队选手互相争抢发射出去的花炮,过五关斩六将之后将花炮送入指定地点。成为民族运动会项目后,花炮在规则上融合了足球、篮球、橄榄球的很多理念,形成了极具观赏性的现代花炮竞赛项目。

秋千 秋千是很多人从小玩到大的游戏,也是民运会中唯一一项只允许女子参加的比赛项目。相传,秋千为春秋时期北方的山戎民族所创,后来逐渐发展为专供女性进行的游戏,大家互相比较谁荡得更高,逐渐演化成了一种比赛。在民运会中,秋千比赛分为高度与触铃两项。“高度”是在规定次数内取荡得最高的一次;“触铃”则是在规定高度与时间内,看谁触铃次数最多。

射弩 射弩在我国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有着悠久的历史,使用者以苗族居多。民族弩起源于战国时期的楚国,用木头和竹竿手工制作而成,当时的人们用它作为狩猎的工具。除了苗族,傈僳族、苦聪人、黎族也都有射弩的传统,傈僳族还有“拉不开弓的就不算男人”的谚语。

高脚竞速
高脚竞速原名为“高脚马”,也叫“骑竹马”,原本是土家族、苗族人在地面积水的雨季代步、涉水过浅河的工具,也是京族用来在海边涉水捞虾捞鱼的工具。后来人们把踩高脚马发展为高脚竞速,成为一个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林嘉伟整理
本版照片均由新华社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