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练腹式呼吸法_腹式呼吸并不神秘

腹式呼吸并不神秘,掌握4个要点,都能轻松学会
我们分享过腹式呼吸不仅可以锻炼呼吸系统,按摩内脏,还可以平复情绪,放松身心。但是有朋友反映自己在练腹式呼吸的时候,完全没有放松静心的感觉,反而非常紧张又特别累,还感觉喉咙干,练完几轮需要大口的喘气,才能继续下一轮的练习,在睡前练习,不但没有安神助眠,反而干扰了睡眠。这是怎么回事呢?

关于腹式呼吸,以前也介绍过很多。今天针对上面的这些问题和大家来聊一聊腹式呼吸的几个要点!
1、全程用鼻吸鼻呼。

也有练习腹式呼吸用鼻吸口呼的。但是瑜伽里面是要求全程鼻吸鼻呼。鼻子吸气可以调节空气温度,特别是天气寒冷的时候;同时还可以过滤掉空气中的部分杂物。
瑜伽里面的腹式呼吸大多数是在调息时用,需要心静身静,你会发现鼻呼相对口呼口腔、舌头、嘴唇、甚至面部肌肉都可以相对的保持安静和放松。
口呼口吸就很容易口干喉咙不舒服,相信跑步的朋友,对这一点肯定有感触。
同样的睡前练习也一样建议鼻吸鼻呼,自己试一试就会明白了。
2,不要过分刻意。

可能是在引导腹式呼吸时,我们常常会说深深地吸气,让气体充满整个腹腔;缓缓的呼气,呼净呼空。导致大家在练腹式呼吸的时候会用力过猛。用上吃奶的力吸气,吸到自己似乎要窒息了,再拼命地向外呼气,呼到自己缩成一团的感觉。
这是错误的,而且会让身体变得很紧张。就像要在你自己能力范围内练习体式一样,呼吸也要根据自己的情况来。在你原本呼吸频率的基础上,逐渐地让呼吸变得深长缓慢均匀饱满。
这里有一个比较特殊的情况,就是如果是在大课堂上有老师来引导腹式呼吸的话,老师说的呼吸频率和你的呼吸频率不相同,可以不用强迫自己一定要跟上,状态在就好。

太用力的呼吸还会导致你下一轮的呼吸没办法跟上,需要大口喘气缓解才能接着练习,严重的甚至会出现头昏眼花的现象。
很多老师又把腹式呼吸称为幸福呼吸。想象你正沉浸在幸福的场景中,轻闭双眼,张开双臂,拥抱享受美好时的感觉。
3、不要刻意让腹部大幅度上下起伏。

更多地去感觉气体的流动,身体的放松,而不是把关注点放在吸气时腹部隆起,呼气时腹部凹陷上,更不要刻意的向腹部一个方向刻意的鼓肚子和收肚子。
吸气时,感受气体从上到下,从中间向四周,缓慢的流淌浸透,身心舒展;呼气时,所有皮肤又缓慢的放松落下,如此反复。
4、不要在饱腹的状态和空气浑浊的地方练习。
饱腹状态下会给胃造成过重的负担,长期在饭后练习,有可能会影响消化功能。
空气浑浊的地方就不用说了,遇在这样的地方一般我们都是屏住呼吸快点过去,吸入得越少越好。
关注凡一,共享健康和美丽!
腹式呼吸训练方法
主要由膈肌伸缩完成的呼吸被称为腹式呼吸,主要特点是在吸气时腹部鼓起,呼气时腹部回缩,与腹部相比,胸腔的起伏相对较小。

氧化反应是人体最重要的能量获取方式,氧气的供应是这个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环。人体的供氧主要依靠呼吸功能,呼吸功能的第一步就是通过肺通气获得空气中的氧气。肺通气过程中所能容纳的空气体积越大,呼吸功能就越高效。肺在呼吸过程中的唯一的动力来自于呼吸肌:呼吸肌伸缩产生的动力让胸腔产生负压,空气才会由呼吸道进入;呼吸肌伸缩产生的压力让胸腔产生正压,空气才会从肺部排出。因此,呼吸肌功能的强弱是决定呼吸功能优劣的首要因素。膈肌是人体最重要的呼吸肌。如下图所示,膈肌位于胸腔与腹腔之间,下方束状的部分与远端的腰椎相连,周缘与胸腔外缘相连,其构造如同穹顶将胸腔和腹腔隔离。当与腰椎相连那一部分的纤维收缩时,这个“穹顶”整体下移,使胸腔内产生负压,空气由呼吸道进入肺;反之则使空气从肺部排出。

正常情况下,膈肌伸缩所产生的肺通气量大约占到整个肺通气量的三分之二。除了膈肌以外,胸锁乳突肌、肋间肌等其他呼吸肌所带来的胸廓容积变化也会促成肺通气,但这种形式的效率低、能耗高,只有在剧烈运动时才会成为必需。正因为如此,我们应在低强度的活动中尽可能地采用膈肌的伸缩促成肺通气,这样才能确保呼吸功能的高效、合理,也有助于膈肌功能的训练和强化(研究表明,膈肌的活动范围每增加1cm,肺通气量就可增加约250ml)。为了改善膈肌功能,可进行有针对性的腹式呼吸训练。训练方法如下。1、常规方法。舒适坐立位,手掌按住肋骨以下的上腹部,吸气时手掌稍用力,腹部鼓起的同时与手掌产生轻微对抗(注意:腹肌不要发力,而是腹内的膈肌发力),手掌在引导膈肌发力的同时还可让其收缩力得到锻炼;吸气的节奏要均匀、缓慢。呼气时腹部下陷,手掌轻轻发力下按以促使膈肌运动,呼气节奏也应均匀舒缓。在整个过程中肩与胸腔应尽可能保持不动,避免其他功能肌的功能代偿。在坐立位得到有效训练后,可在仰卧、行走、上下楼等其他活动中进行腹式呼吸训练。2、下胸带腹式呼吸训练法。此法的原理与上面的常规方法相同,只是用胸带代替手进行辅助。使用宽约10cm、长150cm左右的布带缠绕于胸部以下的上腹部,布带两端在体前交叉,双手各握一端。吸气时放松布带以供腹部鼓起,呼气时拉紧布带以辅助腹部下陷,呼气和吸气的过程都要舒缓,且要尽可能地让肩、腹部保持不动。开始时应在坐立位进行训练,然后进阶到站立、行走、上下楼梯过程中的训练,使腹式呼吸成为各种低强度运动中最主要的呼吸方式。

3、重力辅助腹式呼吸法。主要用于膈肌粘连的患者:仰卧位屈膝屈髋、足踩床面,呼气时下肢发力(或他人辅助)抬起臀部,利用腹部内脏的重力使膈肌向胸腔运动;也可在仰卧位抬高床脚,在腹部放置小重量的沙袋,呼气时利用沙袋的压力促进膈肌向胸腔运动。4、吞气法。呼吸肌无力的患者,可在吸气时先将空气吞入口腔,然后闭嘴并用口腔力量将空气推入呼吸道,同时鼓腹、收缩膈肌进行腹式吸气,利用口腔肌肉产生的正压进行力量辅助。
原文链接:http://www.jinlaiba.com/archives/326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