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毛球拍的磅数该怎么选择_羽毛球拍磅数须知

羽毛球拍磅数须知:帮你了解羽毛球各个磅数的知识
“
很多羽毛球爱好者可能对羽毛球磅数知之甚少,喜欢打羽毛球却对磅数不太了解。那么羽毛球磅数到底是什么意思呢,羽毛球拍的重量又分为哪几种呢。选择羽毛球拍时有很多要考虑的因素,而磅数就是众多因素之中的重中之重。磅数的大小直接影响这球拍的质量。今天就带各位了解一下磅数的问题。
”
1
低磅(20磅以下)
拍线很松,击球时明显感觉到球在拍面上有滞留的时间,而且球的方向控制不好,只要球不是打在拍面的甜点区,那么球的飞行方向就各你的挥拍方向存在一定的角度偏差。低磅只有一个好处就是无论上什么线,弹性都好,这样拉球和吊球都比较轻松,但就不要指望能精确控制球的落点,因为这种磅数下,就算你用相同的力度击打两个球,球的落点也未必会一样。如果拉线低于20磅,那么再好的拍子也不能发挥其优秀的性能。

2
中低磅(20-23磅)
羽毛球业余爱好者,通常为自己的羽毛球拍拉线时,都会选择中低磅或者中磅。因为中低磅的拍子弹性很好,打起来很有感觉,而且控球也不错,就连拉后场也没有什么大问题。但是一个很大的缺陷就是有滞留感。
进攻就是速度的体现,而击球时的这种滞留感对力量的传递是很有影响的,低磅让进攻的威力减低,也许会有人说:我也在用低磅,我杀球也很有力啊。那么我只能说你适应高磅之后,杀球会更有力。

3
中磅(23-25磅)
估计业余爱好者拉这个磅数的人最多了,在这个磅数下,无论拍线和拍子本身,都能发挥其特有的性能,用低磅的拍子打球就像用拍子粘住球甩回去一样,而到了这个磅数就开始可以感觉到球是弹回去的了。

4
中高磅(25-27磅)
在这个磅数下,只要你之前没打过高磅,就会感觉到拍面的硬,还有拍线的弹性急剧下降。拉后场可能会很吃力,击球无力。但是如果你的击球力量已经适应了你现在拍子的磅数,此时你会感觉低磅数的拍子不太顺手了。最明显的感觉就是球在拍面的时候有滞留感,再用高一点磅数的拍子的时候会感觉舒服多了。
用多少力就有多少速度,各种小球也是很好控制了,因为这个磅数下仍能保持拍线应有的弹性,所以在借助来球力量和拍子弹性回击球的时候就会感觉得很精准,起码对力量的反映是很准确的,即使是你击球失误了,你也会感觉到是力量用大用少了,拍面角度是大是小了。

5
高磅(28磅以上)
高磅使拍线的弹性降低,但这样能保证球员用多少力就有多少效果,尤其是小球的处理方面,但是,要打高磅不容易,首先要有力量,这并不是说你要有很多的肌肉,而是要有爆发力和手腕的控制力,高磅要求控制能力强,因为几乎是直来直去的,力和方向的改变很明显。
手腕需要微妙的变化,如果不能适应,球路就无法控制,还容易伤手腕。业余选手很多情况下都是在追着球跑,所以运作都不充分,不到位。如果要达到同样的回球目的必然在击球瞬间要花比职业选手更短的时间,况且还达不到,这时用高磅的拍子会受到更大的伤害。
国手有90%以上的时间都是在主动击球。能有2/3的时间做到主动击球就是高手了,(主动击球的意思是:头脑清醒,有目的性,有意识,动作不变形地去击球),如果你能做到的话,就可以上高磅了。

[高磅须知]
还有,如果业余选手跑动不到位,击球不准,用高磅时只要球抡在拍框上,肯定就是断拍子。如果拉线没准,技术不过关,球拍拉变形和拉断也是常有的事,所以从拍子的安全和自已手腕的承受能力来考虑,最好不要拉高磅。
如何选择自己的羽毛球磅数,并不是越大越好喔
今天探讨一下球拍磅数的问题,听说小区大爷用20磅的球拍把拉了30磅的小伙子吊的满场跑,小伙子回球又不到位,后来严重怀疑自己,所以大家对磅数话题本身的关注度恐怕仅次于讨论球拍本身了。既然讨论度和关注度如此之高自然要和发烧友们一探究竟了。
1、理解磅数
理解高磅数和低磅数:
有些球友可能对磅数的理解不是很清晰,简单来讲穿线的磅数就是指羽毛球线的松紧程度:磅数高,球线紧;磅数低,球线松。在同样的力量下,磅数越高,球线的变形量越小,球头和拍面的接触时间会更短;磅数越低,球线的变形量会更大,球头和拍面的接触时间也会变长。和很多球友聊天中发现,大家普遍认为磅数高、弹性好、声音更清脆,大家普遍都在追求更高的穿线磅数。

并且不少球友会选择高磅数的球拍来实现对球拍的高驾驭能力。磅数高有其带来的优点,但同时也必然带来副作用和隐患,最直接的影响表现为对瞬间发力的要求会随着磅数提高而提高。因此大家在选择穿线磅数时绝非越高越好,而是应该考虑自己的能力、技术之后,再搭配出最合适的选择。

2、学会选择
如何选择适合的磅数:
真正选择磅数的时候大家只需要记住以下这个原则就好了:专业力量大、适合高磅,专业力量小、适合低磅。磅数的选择是和自身挥拍力量、挥拍速度密切相关的。这感觉就如同假使你有一把好弓,只有把弓拉满,才能发挥弓的能量。同样一张弓,力量大的把弓拉满,箭飞射而出,力量小的弓弦拉到一半就拉不动了,其能量根本发挥不出来。除此以外,盲目追求高磅数还可能会带来动作变形、容易受伤等结果。
说到这里不得不说专业力量和挥拍速度,国家队的冠军运动员们绝对代表了最高水平,据数据统计这些顶尖运动员的穿线磅数全部集中在30-32磅这个范围内,只有个别会穿到33磅、34磅。

说到这里大家可能会对专业运动员用超轻拍产生质疑甚至会觉得很奇葩。况且球拍的超轻真能拉到31磅?一般的轻拍子拉到31磅要么会严重变形,要么则会断裂。
其实全碳球拍要想承受高磅数本身并不难,只要用料多自然就比较结实,但同时造成的是拍子会很重,球拍过重同样会给普通羽毛球爱好者带来额外的运动伤害。

最后友情提示各位球友,其实「适合的磅数」并非单指某一特定磅数,穿线磅数不是越高越好,需要根据自己的力量选择适合的磅数。我的一位朋友属于打球激进型一味的追求升磅,终于在达到28磅的时候发力不对导致拉伤,这样一来也得不偿失。
针对不同情况的球友建议是这样的,初学者适合22-24磅,业余中级别水平适合24-26磅,业余高级水平适合26-28磅,专业运动员一般都在30磅以上。只有选择了正确的磅数,才能把弓拉满,最大程度发挥出你的潜力,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