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肚子拔罐可以达到瘦肚子_拔罐减肥

拔罐减肥 让你瘦出小蛮腰
荥阳妇幼

当今社会,五花八门的减肥招数让人理不清头绪,摸不着头脑,今天给大家推荐一项既健康又养生的减肥方法——拔罐减肥。

说起拔罐,可能对于大家来说并不陌生,它是通过拔罐时强大的吸拔力使毛孔充分张开,从而使体内毒素、废物加速排出!通过对局部穴位的吸附,能达到疏通经络,加速血液循环,促进肠胃蠕动,从而改善消化功能,使机体新陈代谢加快,既可减去体表脂肪又可减去体内深层多余脂肪,从而达到安全、保健、不伤害身体的快速减肥目的。

祖国医学认为,拔罐不但具有温通经络、袪风散寒、行气活血、消肿止痛等作用,也有清热泻火的功效。拔罐手法很多,不同的拔罐法具有不同的作用。如留罐法以祛寒作用为主,闪火法以祛风为主,走罐法以活血通络为主,多罐法以泻实祛湿作用为主等。

通常女性腹部小肚腩是这样而来:
1.管不住嘴,吃遍煎炸烧烤,火锅,奶茶。
2.迈不开腿,缺乏运动。
3.腹部寒凝,带脉不通。
拔罐减肥尤其对30岁以上的中青年肥胖者效果较好。这个年龄段,人体发育比较成熟,各种功能也比较健全,通过拔罐治疗,比较容易调整机体的代谢功能,从而达到减肥调脂的效果。

是不是所有人都适合拔罐减肥,拔罐要注意哪些问题呢?
(1)患有贫血、心脏病、高血压等疾病禁止拔罐减肥。
(2)患有皮肤过敏、皮肤病、局部皮损等患者禁止拔罐减肥。
(3)女性月经期及孕期者禁止拔罐减肥。
(4)高热、抽搐、痉挛等患者禁止拔罐减肥。
(5)身体过于虚弱、皮肤没有弹力等患者禁止拔罐减肥。
(6)凝血功能有自发性出血倾向或损伤后出血不止的患者不宜拔罐减肥。
(7)醉酒、饱腹、空腹、过渴、过劳者也不宜拔罐减肥。

最后希望大家都能科学减肥、健康减肥,瘦出小蛮腰,成为自己心目中的女神。
本文稿件提供:孟丽霞
减掉“大肚腩”,重塑“小蛮腰”,针灸减肥专家号大派送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 记者 刘千 通讯员 汤婕
“五月不减肥,七月徒伤悲”,随着天气转暖,看着越来越藏不住的“肉肉”,减肥已经提上了不少人的日程。工作忙?压力大?还想做个美食咖?吃药担心副作用?那不妨试试绿色疗法——针灸,帮你减掉“大肚腩”,重塑“小蛮腰”。
减肥并不意味着盲目减重,这是一个改善体质、减脂、塑形的过程。根据每个人体质及生活习惯的不同,选择适当的方法对症治疗尤为重要。
浙江省中山医院专家介绍,针灸减肥是通过传统的中医针灸方法,通过刺激局部穴位,调节全身经络,从而抑制过亢的食欲,促进机体的能量代谢,而最终实现减肥目的。
中药调整体质,针刺改善人体健康状态,电针促进局部脂肪快速代谢,拔罐疏经通络排毒,耳穴压豆以辅助调理,穴位埋线延长刺激作用等。多种方法的配合使用,健康减肥效果翻倍!
浙江省中山医院推出相约520名医专家义诊活动,5月20日起至6月20日,庆春路院区针灸专家美女团队,助你变美变健康!
直接点击海报
或者扫一扫海报底部的二维码
立刻抢号
▼▼▼▼

针灸减肥分哪几种?
穴位埋线:穴位埋线减肥是时下较为流行的一种减肥方法,它是根据减肥者个体差异和肥胖原因进行辨证选穴,然后于相应穴位用可溶性羊肠线进行埋线治疗。这些“埋”入体内的线在10天到15天里会被人体自然溶解吸收,能够疏通人体经络,调和气血,改善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及内分泌失调,抑制肥胖者胃肠消化吸收和亢进的食欲,从而减少热量摄入,促进人体脂肪的分解和消耗,达到减肥目的。
艾灸:艾灸刺激穴位,调整全身经络气血、脏腑功能的平衡,促进胃肠蠕动、减少脂肪的吸收、增加其排泄、达到瘦身功效。我院目前开展多种灸法,如隔附子饼灸、脐灸、腹部铺灸等,不近可以调整脏腑功能,还有温经散寒、调经止痛的功效,对月经不调、痛经、闭经、不孕等亦有良效。
电针:是在针灸的基础上,应用特殊的电针仪输出微弱电流,作用于穴位上,电刺激对消化系统有显著的调节作用,可以调节胃肠的蠕动和消化液的分泌,从而抑制旺盛的食欲。
耳穴压豆:耳穴压豆疗法是用王不留行等贴压耳穴,刺激耳郭上的穴位,以达到治疗目的一种方法。耳穴疗法,可以调节脏腑,增加利湿化浊、通降的功能,通过增加代谢来达到减肥的目的。本法痛感小,特别适合惧怕针灸者。
拔罐:拔罐是通过对局部部位的吸拔,使汗毛孔充分张开,使体内毒素、废物加速排出。能疏通经络,平衡气血,调整内分泌,加速血液循环及淋巴液循环,促进肠胃蠕动,从而改善消化功能,使机体新陈代谢加快,产热及脂肪消耗增加。
综合治疗:减肥并不是单纯的将体重减轻即可,而是一个改善体质及脂肪分布的过程。应该根据每个人体质及生活习惯的不同,选择适当的方法来减肥。可以通过中药调整体质,针刺改善人体健康状态,电针以促进局部脂肪快速代谢,拔罐以疏经通络排毒,耳穴压豆以辅助调理,穴位埋线以减少就诊次数、延长刺激等。多种方法的配合使用,综合治疗,可以达到更好的减肥效果。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