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走多少步对身体最好_每天走多少步才最健康

每天走多少步才最健康?

每天走多少步才最健康?
关于这个问题,说法很多,比如说每天6000步,或10000步可以获得最大健康好处(最健康)。
事实上,目前并没有任何研究或指南给出“最”健康的推荐。
每日身体活动指南
规律的身体活动是改善健康的最重要的举措之一。
要想获得健康好处,需要达到多大的运动量呢?很多国家都给出了基于科学研究的运动指南。
我国2016年中国国民膳食指南中推荐:
“每周至少进行5天中等强度身体活动,累计150分钟以上。
坚持日常身体活动,身体活动总量至少相当于每天6000步。
减少久坐时间,每小时起来动一动。”
这大概就是网友们认为6000步最健康的根据。
但是,需要提醒的是,这个推荐是每周“至少”,当然不是说达到这个量就最健康。
同时,这个每天6000步是身体活动总的相当量。
但是,在后面又说:
“身体活动消耗的能量至少应占总能量的15%,对一般人群而言,也就是240-360千卡。刨除日常家务、职业活动之外,还需要再加主动身体活动40分钟,即快步走6000步(5.4-6.0千米每小时)的运动量。”
6000步又成了刨除日常活动以外的运动量。
似乎有点乱。
我们知道,我国身体活动指南是脱胎于美国的相关指南。
美国人身体活动指南做出的推荐是:
•所有成年人(18~64岁)应避免不活动。身体活动有就比没有好,参加任何身体活动都能获得某些健康益处。
•为了获得确实的健康益处,成人每周至少需要150分钟的中度强度,或75分钟的高强度有氧身体活动,或等同量中等强度和高强度有氧活动的组合。
•为了获得额外和更多的健康益处,成年人应该将其有氧身体活动增加至每周300分钟的中等强度活动,或150分钟高强度有氧活动,或这两种活动相当量的组合。超出这个推荐量的身体活动获得额外的健康益处。
•成年人还应包括肌肉强化活动,包括每周2天或更多天针对所有主要肌肉组群的锻炼。
身体活动指南的解读
美国的身体活动指南表述比较清晰:
1. 要想获得基本的健康好处,成年人每周至少需要从事相当于150分钟中等强度以上的运动。
2.翻倍的运动,即相当于每周30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可以获得更大的健康好处。同时,强调更多的运动可以获得更多的健康好处。
——运动量上没有设上限,也就是没有本问题涉及的“最健康”的运动量推荐,而是多多益善。
3.成年人也应该从事一定量的肌肉对抗练习,这个运动的量包含在以上推荐量中。
至此,这个问题似乎已经有了答案。
然而,这里只有运动强度和时间推荐,如何换算成具体走或者跑的步数呢?
运动的代谢当量与强度划分
如何来衡量运动的强度?
我们知道运动能量的消耗是来自三大能量物质的氧化分解,以氧消耗率来衡量是一个可靠和容易测定的指标。
经过研究,将70公斤重的成年人静息状态下(安静地坐在椅子上)的氧消耗率,每分钟每公斤体重3.5毫升氧设定为基础代谢量,即1个运动代谢量(METS)。换算成能量消耗相当于每分钟1.2 大卡。那么,每天的能量消耗就是1.2×60×24=1728大卡≈我们通常说的2000大卡。
如果运动强度加大,单位时间氧气或能量消耗倍增,那就是2个METS,……以此类推。
通常,6.0 METs称高强度或剧烈活动。
对于体育运动来说,也将1-4个METs的活动称低强度, 5-8METs称中等强度,8METs及以上称为是高强度。
具体到走路来说,慢走相当于2个METs,属于轻体力活动;
快步走(6.4公里/小时)相当于5个METs,属于中等强度;
7.2公里/小时以上速度的健步或登山相当于7个METs,可以视为高强度,9.7公里/小时的跑步相当于10个METs。
那么,每周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活动就相当于快步走16公里。如果成年人步幅为0.7米或0.8米,就相当于每周20000-23000步,每天约3000步的快步走。
每周300分钟重体力活动相当于40000-46000步,每天约6000步。
这就是这个6000步的来历。
当然,这个3000或6000步是日常活动之外的运动量。现在人们使用计步器测得的人们每天的运动量达到和超过10000步,25000步,是非常平常的。
需要强调的是,这些运动量都是想要获得健康好处最起码的要求。
正如指南所说,要想获得更多健康好处,就要进行更大量的运动。
运动量,没有上限。
每天走多少步最健康?日行2万步走伤膝盖,你走路姿势对了吗?
今天你走了多少步?“健步走”已经成为很多人生活的一部分,而“晒步数”也成了微信朋友圈的一种潮流。为了拼排行,很多小伙伴日走万步甚至几万步!没有最高,只有更高!
如果某天登顶朋友圈排行榜,真的会骄傲得不行……
在大家的概念里,走路是最好的长寿药!所以,多走走路肯定对身体是有好处的,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骨科专家指出,走路运动虽然有利于健康,但运动要掌握适当方法,一味大量走路或会损伤腿部!
看看这些走出来的病:
走出了的滑膜炎
前不久,杭州的刘先生想通过暴走减肥,每天走的步数都在15000以上。没想到,不到一星期,就患上了膝关节滑膜炎!
医生说,刘先生是走得太多了!属于过度运动,已经伤害到了身体。
日行2万步,膝关节积液
张阿姨今年50多岁,平时爱好锻炼身体的她,经常到附近公园散步,基本上每天两万步打底。没想到,这种追求健康的方式给她带来大麻烦。
正是因为走路太多,对膝盖产生了损伤,时间长了,原本应该起到润滑关节作用的关节腔液越来越多,这才形成了积液。
日走3万步,断了大腿骨

一位60多岁的病人,这位病人体重60公斤,身高一米六,从一个半个月前开始,这位病人每天暴走15公里。
刚开始锻炼有点腰酸背痛也正常,但走了半个月以后,一站起来就觉得右边大腿根部疼痛。当时还可以走路,就以为是扭伤了,撑着没到医院去。后来,越来越疼,病人才到医院,一检查才发现,原来是大腿的骨头“走断了”……
你的身体每天能承受多少步?
每个人承受的运动量不一样。如果平时有运动习惯,每天一万步两万步并不困难。但平时缺乏运动的人,突然一天内走上两万步,可能会对心血管系统和运动系统造成太大负担。如果持续这么做,可能出现关节、韧带、骨骼损伤。
对中老年人来说,每天可以坚持轻负荷的锻炼30分钟以上,但不要超过1小时。如果换算成步数,大概在5000~10000步。
小健认为:
朋友圈各式各样的走路排行榜,确实可以带动大家运动健身,这是好现象。但如果因为排名而去较劲,则有可能失去运动本身的意义,特别是为了冲榜而盲目增加走路的量,反而会伤害到身体健康!

到底怎么走才最健康呢?
走路被世界卫生组织认定为“世界上最好的运动”。研究表明,走路多的人身体会更健康。无论是徒步旅行还是记步运动,都可以起到锻炼身体的作用。专家认为每天走6000步才能达到健身的效果,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专家认为:每天走6000步,约3000~4000米的行走距离,30分钟左右的中等强度运动。
中国营养学会推荐:《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也建议成年人每天进行累计相当于6000步以上的身体活动。因此每天6000步,是走路最健康的步数!
一口气把这6000步走完,
健康状况就会有质的改善!
俗话说“饭后百步走,能活九十九”。每天,我们上厕所走几步,上下楼走几步,办公室里走几步……但除了这些零碎的步数,每天能够一口气走上6000步是真正能够改善大家健康的。只要一口气把这6000步走完,长久坚持下来,健康状况就会有质的改善。而最佳的锻炼时间是早上8点~10点。
心脏一天通过跳动要往外打10万次血,血出去后还得回到心脏,谁在起作用?全身的640块肌肉。只要肌肉运动,就会把血挤回心脏,我们的眼睛打开、闭上、再打开,眼皮使劲就能够把眼球上的血挤回心脏;我们走路,每走一步就相当于把脚上的血挤回心脏。
通过走步让心脏好起来的方法,其实很简单:把胳膊摆起来,最好摆到齐肩平,把步子迈开,配上呼吸。每天坚持15~20分钟,比走两个小时都要有效果。
走路的好处
1、提高免疫力
英国拉夫堡大学研究还发现,每天快走可提高免疫力,使感冒和呼吸系统疾病几率降低30%。
2、预防心脏病
每天健走30分钟,可维持心肺功能的健康状况。
3、避免脂肪肝
研究发现,常走路的人血液循环较好。血可以流到聚集在肝脏的众多微血管末端,肝的代谢功能就好。
4、预防动脉硬化
持续20分钟以上的健走,有助分解燃烧体内中性脂肪,预防动脉硬化。
5、延缓关节、腿力衰老
美国《关节炎和风湿病》杂志报道,与跑步相比,走路对关节损伤小,能延缓关节功能衰退,又可强化肌肉功效,有助于维持下肢的良好能力,还可预防骨质疏松。
简单走路,为何有这么多好处呢?
专家表示,长时间、有节奏、速度相对较快的走路,之所以能改善健康在于6方面原因:
1、消耗热量,利于控制体重;
2、促进下肢静脉回流,保护心脏;
3、锻炼身体协调能力和平衡感,延缓衰老;
4、活动筋骨,疏通淤滞脉络;
5、增强心肺功能,改善血液循环;
6、使疲惫的大脑放松,恢复精力。
每天坚持按正确姿势行走,就可以轻松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正确走路姿势

总而言之,运动最好的方法就是走路。
但不要盲目的“拼步数”,在健康的基础上,有意识地加大、加快步伐,将运动融入生活、增加热量消耗,让走路这颗“长寿药”发挥最大效果!
今天你又走了多少步?
来源: 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