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绳热身动作_跳绳锻炼

跳绳锻炼,需要热身和拉伸吗?
跳绳是否需要热身和拉伸?可以肯定地说:需要热身,也需要拉伸。但这样一刀切似地回答,会显得较为粗糙,仍旧需要结合实际情况作进一步的讨论。

运动的基本原则:既要有热身,也要有放松。
运动前热身、运动后放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不热身就直接运动,它的直接坏处是,升高运动风险,让锻炼者更容易受伤。它的间接坏处是,降低运动效率,这一点往往被许多锻炼者忽略。
当你进行充分热身后,血液、关节滑液等体液进入到相关部位的肌肉、关节中去,一方面提升了身体的兴奋度,一方面令这些身体部位更为灵活,这就为接下来正式的运动做好了准备。有效、充分热身后,锻炼者会觉得正式训练时,身体更有劲、训练更到位,身体感觉、训练节奏感等都变得更好了。
具体到跳绳上,身体预热后,上下肢关节灵活、心肺已经被激活,身体可以更快适应各种跳绳方案,训练效率、训练质量自然就能提高了。
至于跳绳结束后的放松,可以有两方面的作用,一方面是让身体逐步平静,另一方面是下肢的针对性拉伸,可以让大小腿肌肉有效松弛下来,更快恢复弹性,减轻后续的肌肉延迟性酸痛,也非常有利于后续跳绳水平的提高。实际上,无论是跳绳还是其他训练,有效地放松都能达到这样的效果。

跳绳方案,决定热身和放松的重要性。
有人问了,我每次跳绳只有15分钟,还要热身和放松吗?显然,热身和放松,确实和“怎么训练、练什么、练多久”有很大关系。
先要明确一点。如果你是一个严肃的锻炼者,那么每周至少应该坚持锻炼三次,每次运动时长应该达到30分钟以上(实际上,30分钟是不够的,最好达到45至60分钟)。在这样的基本运动要求之下,热身和放松都是必要的。但如果你只是玩票,一次跳绳只有十来分钟,偶尔跳着玩一玩,那么热不热身、放不放松,无所谓。因为,这不是锻炼,而是娱乐。娱乐,要什么热身、放松!接下来,和你“怎么跳”有关?
如果你只是慢慢匀速跳动,跳二三十个之后,就休息一会儿,整个过程较为轻松。那么,这种跳法本身强度就偏低,差不多就相当于“热身强度”,也就没必要再专门进行热身了。
如果你采用的是高强度跳绳训练,比如有许多组双飞、三飞、快速跳绳等,那么热身则是必须的。如果你是在力量训练之后,再进行跳绳训练,那么热身的环节就没有必要了,因为身体本身就已经是热的了。

但无论你准备怎么跳绳,御行君都建议你在跳绳结束后,进行专门的腿部拉伸,尤其是小腿肌肉。跳绳后不进行放松拉伸,会导致小腿肌肉难以自然松解。长期处于紧绷状态,会让小腿在运动中更容易疲劳,从而降低运动效率。另一个坏处是,会让你的小腿肌肉变得僵硬,摸上去很硬,看上去却是“一坨”,很难看,没有肌肉线条的流畅感,也会让你觉得自己的小腿很粗。
贴士:很多人认为“硬的”肌肉才是好肌肉,实际上正好相反。气血通畅、健康的肌肉,在松弛不发力的状态下,应该像海绵或棉花那样柔软,但又具有相当的弹性。当发力收缩时,肌肉又可以瞬间坚硬如铁。这才是健康的肌肉。
简而言之,如果你每周跳绳次数不下三次,每次运动时长超过半小时,且达到一定的运动强度,那么热身和放松(包括拉伸)都是必须的,一样也不能省。
#健身##跳绳##热身#
【延伸阅读】
跳绳是不是减肥的好方式?3大好处毋庸置疑,关键看你怎么跳
跳绳和打沙袋,哪个减肥效果更好,你就选哪个吗?
每天跳一跳,心脏好了、肌肉壮实了、肚腩都“跳掉”啦!秋冬最好的运动,快做起来

天冷了,一说到户外运动,不少人退缩了。
怎么办?跳绳呀!
跳绳是一项不需要特定场合和时间的运动,也是一项适宜秋冬季进行的大众健身运动。

最简单的方法最有效
1
增肌
跳绳属于有氧和无氧混合的运动,能够同时锻炼全身多个部位的肌肉,不但能使肌肉群变得更为结实,还能够增强下肢力量及关节韧带强度。
2
强心
跳绳有益身心,持续跳绳10分钟,与慢跑30分钟或跳健身舞20分钟相差无几,可谓一种耗时少、耗能大的力量训练。
长期跳绳可加速血液流回心脏,加强心脏泵血功能,进而增强耐力。
除此之外,跳跃可以使大脑获得更多能量,使大脑的思维和反应能力更加敏捷。
3
减脂
跳绳可燃烧脂肪,有数据显示,跳绳20至30分钟可消耗300至400卡路里热量,每周3次效果更佳。
长期坚持跳绳可有效燃烧腿部、臀部及腹部的脂肪,使身材变得纤细苗条,就连拳击手也会在赛前通过跳绳减去多余脂肪。
4
健体
长期坚持跳绳能训练人的弹跳、速度、平衡、耐力和爆发力,还能培养准确性、灵活性、协调性。
如退休老人、单位同事之间,就可常进行多人跳绳,既能互相鼓励,又增加了趣味性,在情感的交流中,也锻炼了人顽强的意志和奋发向上的精神。

跳绳也是“技术”活
很多人认为,跳绳会对下肢关节造成损害,其实这是一种认知误区。
跳绳对膝关节的不良影响与这项运动本身无关,而是与锻炼方式和运动场地的选择有关。
1
姿势要点
跳绳的基本动作有单脚跳、单脚换跳、双脚并跳、双脚空与左右分跳等。
正确的跳绳姿势为前脚掌起跳和着地,膝盖微微弯曲,避免大幅弯曲膝盖。
跳绳过程中保持呼吸匀速,起跳不要太高,高度在2~4cm、保证跳绳刚好从脚底通过即可,速度不宜过快,可根据具体情况调整。
摇动跳绳时要用手腕力量抖动绳子,前臂自然弯曲,保持大臂贴近躯干。
注意:胖人和中年妇女应采用双脚同时起落的跳法,上跃不要太高,以免关节因过于负重而受伤。
也可以先试着每天做一定数量的踮脚提踵运动,待体重下降或身体适应以后再开始跳绳锻炼。
2
场地选择
跳绳的场地可选择软硬适中的草坪、木质地板和泥土地跳绳,切莫在硬水泥地上进行,以免损伤关节和引起头晕。
跳绳者可选择质地软、重量轻的高帮鞋,能够避免脚踝受伤。
3
器材选择
跳绳所使用的绳子要软硬、粗细适中,初学者宜用硬绳,熟练后可改为软绳。
当我们的两脚踩住绳子中间,两手分别握住绳的两端拉直,两手高度到腋下,此时即为合适的跳绳长度。
4
锻炼强度
跳绳运动要循序渐进,开始时慢速,随着坚持时间的增长,可以逐渐提高跳绳的速度。
慢速保持在平均每分钟跳60~70次;较快的速度保持在平均每分钟140~160次。
5
锻炼时间
跳绳时间长短因人而异。
如果是连续快节奏跳绳,最好不要超过10分钟,否则心脏会不堪重负。
如果是跳一会儿歇一会儿的话,每次以30分钟为宜。
具体运动量根据个人体力以及需要量而定。千万别强迫自己一定要达到什么标准。
6
跳前热身
跳绳是一种运动量较大的户外活动,练习前一定要做好身体各部位的准备活动,特别是足踝、手腕和肩关节、肘关节一定要活动开。
跳绳结束后不要立即坐下,以较慢速度步行一段时间让身体慢慢平复。
7
注意事项
需要提醒的是,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跳绳,这些人就要尽量避免:
体能基础较差,常年不运动的人;
膝盖有过伤病的人;
体重过重的人,容易对膝盖产生冲击;
患有冠心病、心功能不全、中度以上高血压、慢性支气管炎等疾病的人。
资料来源:养生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