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泳的好处与坏处及注意事项_游泳是否会带来身体损伤

游泳是否会带来身体损伤?得牢记这几个注意事项
众所周知,游泳是一项有益身心健康的运动,对我们的身体有很大的作用。但是在做任何运动之前,我们都要充分了解做该项运动的注意事项,否则做运动带给我们的好处只会变成损害我们身体的原因。

游泳也是一样的,它也有它的注意事项:
一、游泳的时间不能太长。如果游泳时间太长,我们身体的热量就会慢慢的消耗,身体的体温调节功就会慢慢发挥不了作用,从而导致了皮肤中的血管热胀冷缩、小静脉的无故张开、血液循环系统变得缓慢甚至停止了。
别小看这些肉眼看不到的变化,他们会导致人体皮肤发青并出现很多很小的疙瘩、嘴唇会发黑发紫等,更严重有的人会发生严重的痉挛、抽筋等。这种情况下身体就会变得很虚弱,这样就会很容易生病,例如得感冒咳嗽甚至发烧。

二、注意游泳的方式。潜泳是现在很多人热衷的游泳方式。但是这种方式对游泳技术和身体素质都有较高的要求,如果没有扎实的技术和过硬的身体条件,潜泳在一定程度上是有风险的,它会给身体带来危害甚至会威胁到生命安全。
因为潜泳时我们需要较长时间屏住呼吸,这一过程头颅内会出现了短时的缺血和缺氧,这种情况下,如果身体素质比较差的话就会很容易会造成急性心血管疾病的发作,带来了许多风险。

最后,注意游泳的姿势。因为在进行游泳中,会有大量的肩部运动,如果游泳姿势不标准会使肩关节的肌肉老是用同一个动作或用一个地方发力,这样长期错误地重复发力,会对肩关节的肌肉造成损伤,如很多人在游完泳后肩部会疲劳性损伤,严重者会拉伤了肩部祸患到背部、手臂。
所以,游泳时要注意好这些才能放心享受游泳带给我们的好处!#清风计划##医联媒体超能团#
长期游泳锻炼,身体能收获6个益处,但出现这4种情况不建议游泳
随着天气越来越暖和,不少人群开始走进游泳馆游泳。游泳是不错的有氧运动,能让全身肌肉得到锻炼,并不会增加膝关节负荷,同时也能保护心血管系统,增加心肺功能,不妨来具体看一看经常游泳的好处。

经常游泳会带来哪些好处?
1、四肢得到锻炼
游泳时,利用四肢力量促进机体前行,腰腹部肌肉维持游泳姿势。所以游泳时能让全身多个肌肉得到锻炼,帮助塑造体型,增加肌肉组织的占比。
2、帮助减肥
游泳能更好地消耗热量,游泳60分钟消耗的热量达到400~700大卡,同时腰臀部和四肢能得到锻炼,可达到减肥瘦身的效果。
3、提高肺活量
游泳时,呼吸频率跟动作相配合,使得每次呼吸伸长,久而久之增加肺组织弹性,扩大肺活量,降低患肺部疾病风险。
4、提高免疫力
因为受到凉水刺激,使得机体容易适应气温变化,提高免疫调节能力,增强抵抗力。

5、改善记忆力
研究表明,游泳能增加流向大脑的血液,益于大脑健康,维持记忆力,延缓老年痴呆。
6、辅助治疗便秘
坚持游泳可加快胃肠道蠕动速度,帮助减轻腹胀和便秘等问题。
哪些人不适合游泳?
1、耳部疾病患者
鼓膜穿孔者不能游泳,以免水经穿孔处流入中耳腔,从而导致急性中耳炎;耳聋人群也不能游泳,因为耳朵中调节平衡的器官已受到损害,平衡力减弱,游泳时可能会出现溺水。

2、喝酒后、空腹和饱腹者
酒精可抑制中枢神经,减弱心脏收缩力,喝酒后可能会出现呕吐、恶心以及头晕。另外,喝酒后可促进全身血管扩张,导致体温下降,促使能量消耗,酒后游泳可能会发生溺水危险。一顿饱餐后不能立即游泳,以免影响消化,导致消化不良、呕吐或腹部疼痛。空腹状态下也不能游泳,不然会降低食欲,减弱消化功能;易出现低血糖,甚至可能因为头晕和乏力而溺水。
3、患有传染病者
患有肺气肿、体癣、结膜炎或沙眼,还有肝病以及传染性较强的皮肤病时不能游泳,不然会让病情恶化。另外,皮肤上有破损时也不能游泳,以免造成感染。
4、重度心脏病和高血压患者
游泳时心脏承受的负荷较大,全身耗氧量增加。心脏病患者可能因为心肌收缩不足,来不及提供足够血液,游泳时可能会晕厥,从而发生意外。另外,高血压患者血管弹性弱,游泳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头晕目眩和心绞痛。

温馨提示
除了以上几种人群不能游游外,患有妇科病的女性也要谨慎。由于生理状态差,免疫力弱,强行游泳会使得细菌侵入阴道,从而诱发或加重妇科疾病;正处于月经期、妊娠期和哺乳期的女性尽量不要游泳。另外,每次游泳前有5~10分钟的热身,如原地跳跃或跑步等,这样能防止游泳时抽筋。同时控制游泳时间,不能超过120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