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扑起源于哪个国家_相扑源于我国

相扑源于我国,曾因伤风败俗被取缔,如今却成了日本的国粹
说到相扑这项运动,很多同学心中的第一印象,肯定会把它跟日本联系起来。作为日本如今的国粹,相扑对于日本人来说意义重大。
这些年来,为了让相扑进入到奥运会中,日本人也更是做出了不少努力。
但大家知道吗?作为日本的国粹,相扑实际上其实是源自我国。

根据日本考古学家的研究,他们普遍认为,日本的相扑最早是来自于我国唐朝时期。一是因为在我国吉林省出土的一座魏晋南北朝古墓壁上,发现了一幅角抵图,这与日本如今的相扑运动非常相似。
二则是根据我国唐宋时期的古书记载,当时的相扑,无论是规则还是比赛形式,与日本当今的相扑没有什么太大的差别。
不过相扑在我国的历史可没有那么短,它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
《汉书》就有记载,当时之所以会兴起这项运动,是因为在春秋时期结束之后,随着国家之间的吞并与战争,逐渐形成了七国之势。
而这些大国之间自然不可能随意发生冲突,但他们又想找一个理由来展示国家强大的武力,所以这项运动就应运而生了。
《汉书·刑法志》有记载:“ 春秋之后,灭弱吞小,并为战国,稍增讲武之礼,以为戏乐,用相夸视。而秦更名角抵,先王之礼没于滛乐中矣。”
也就是说,秦汉时期,这项运动有了命名,叫“角抵”,并且成为了皇帝作乐的演出。
《史记》中也有记载,秦二世胡亥就非常喜欢在宫中看人相扑。另外,汉武大帝也有这种爱好。
《史记》记载:秦二世在甘泉宫 ,作乐角觝。注云:战国 时增讲武,以为戏乐相夸,角其材力以相觝鬭,两两相当也。 汉武帝 好之。

不过到了西汉初期的时候,这项运动在民间又成为了一种带有表演性质的竞技活动。人们会带着有角的面具进行比武或者比拼力气。
由于面具的原因,这项运动也被称作为角抵或者是蚩尤戏。
因为史书中有记载,蚩尤一族人头上都带有角。不过这种活动只在如今河北一带比较流行而已,还没有广泛的传到全国。
《史记·乐书》记载:“蚩尤氏头有角,与皇黄帝斗,以角抵人,今冀州为蚩尤戏”。
而它的名字改叫为“相扑”时,则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晋书》中就有说到:“相扑下技”。
另外,相扑在我国古代一直只是算表演一类的活动,宫廷之中还专门有表演的人。
早期的相扑还可以与武术相结合,没有什么特别的规定,比如必须要进行摔跤运动。而真正将相扑定义为摔跤运动的,那还是在宋朝时期。
并且给出了真正的规则,比如只许互相扑,不准打,对方也不允许踢脚,胜利的标准就是将对方绊倒。这些规则跟如今日本的相扑,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

宋朝作为我国文化包容度非常高的一个时代,在相扑上也展现得淋漓尽致。那时候还出现了女子相扑运动,而相扑在宋朝也成为了最流行的大众体育运动之一。
不仅有日常的节目表演,还会举办全国性质的竞技大赛,所以这也催生了许多跟相扑有关的职业。《水浒传》中的没面目焦挺,就是一个专业的相扑手。
宋仁宗起初也是非常喜欢看相扑的,但重臣司马光却认为在皇宫严肃的场合里,皇帝带着一大波人观看“妇人裸戏于前”,实在是有些伤风败俗。
所以专门上奏,“今后妇人不得于街市以此聚众为戏”,请求宋仁宗取缔在宫廷中进行相关表演的活动。宋仁宗也意识到了自己这么做不对,因此也就废除掉了这项活动。
不过在民间,相扑还是非常流行的。后来随着程朱理学的兴起,政府对于社会的管束开始越来越严重,城市里的一些娱乐设施开始越来越少,这自然也会影响到相扑的发展。
随后,相扑基本上就很少出现了。因为这种活动与当时宋代严谨的封建礼教相悖,因此遭到了宋代士大夫的反对。
不过到了元朝和后面的清朝,就比较盛行中国式摔跤了,也是体育项目,和相扑大同小异。

但提到日本最早与相扑相关的活动形式,则是出现在公元前23年。当然了,这只是根据八世纪初编撰的一本书中记载的,目前尚且没有考古方面的证据证明。
那个时候相扑还没有名字,只是类似于如今蒙古的摔跤。直到魏晋南北朝时期,日本正式引入了我国的汉字,才将摔跤命名为相扑。
而后在唐朝时期,又引入了我国的一些比赛形式和具体规则,逐渐形成了日本的相扑。
相扑在日本成为一项职业性运动,是从17世纪开始,那时候称作为大相扑,100年之后,才真正形成了现代的相扑。
在此之前,相扑在日本也经历了从宫廷观赏性运动,到武士专门训练的内容之一,最后才到职业性运动的变化。

说到相扑为什么在日本如此兴盛,也是有久远历史的。它最早是在奈良时代开始流行,日本宫廷甚至会专门成立一个与相扑有关的部门。
那时候的相扑,可是日本贵族才能够欣赏到的运动。不过之后随着日本皇室的势力逐渐衰退,相扑这项运动也普及到了日本民间。
到了平安时代的时候,每年就会在7月份举办与相扑有关的节日。
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日本民众会把它跟民间的一些祭神仪式,或者是庆祝丰收等活动拉上关系。
而在镰仓时代,相扑就成为了武士们必须修炼的一种技术。
到了江户时代,随着职业性相扑的兴起,江户也成为了当时全日本的相扑中心。在那个时代里,大相扑可是最高尚的职业之一。

当然,在现在也是一样,很多日本小朋友心目中的偶像都是相扑手。而相扑手不仅会接受严格的技术训练,还会学习思想修养、生理学等等,甚至还会学习传统的汉文化。
所以说,能文能武,如此全能的相扑手,大受欢迎也是必然的事情了。
不过在明治维新的时代里,由于全民都在学习西方文化,所以相扑这种带有传统性质的运动也逐渐衰落。
直到昭和初期,日本人开始怀念起自己的国技,相扑也才再次兴起。
而如今的相扑,已经成为了日本最广泛的群众性体育运动之一,在日本的各地民间都非常流行。
参考资料:《汉书》《史记》《晋书》《宋史》《相扑的发展与起源》
图片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日本“国技”相扑运动,两坨肥球激烈斗争,为何受人追捧?
在一方小小的圆台上,以白色的线为边界,没有任何阻拦的物体,在中央站着两个赤裸着身子,全身满是肥肉的男子,蓄势待发。突然一声令下,只见两坨肥球便开始激烈的斗争,灵活的让人难以置信,这是对日本相扑比赛形象的描述。
但是有很多人难以理解的是如此油腻的运动为何还有那么多的人喜欢。可是存在即合理,在物质生活如此丰富的今天,那样古老的运动仍然受人喜爱一定有它的原因,查阅历史,深究其背后的文化底蕴,或许就能够知道其中的原因。

相扑
力与美文化展现
1、相扑的起源
相扑其实源自于中国春秋时期,最开始其实是叫做“角抵”,是带有武术性质的,后来到南北朝时期才叫做“ 相扑”,相扑的性质也随之变化。与日本其他的文化相类似,在大唐盛世,热爱学习的日本人也学到了“相扑”,但是却成为了一种流行的体育运动。
后来到17世纪,在日本各地开始出现职业性的相扑,被称作为“大相扑”,直到20世纪初期,相扑才被认作“国技”在民间大量开展起来。慢慢地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相扑运动也逐步趋于完善和成熟,才有了现代的相扑之道。

古人角抵
2、“激烈竞争中的“礼”
在日本远古时期,人们会使用相扑的表现形式向神灵祈祷,来祭奠天长地久,祈求风调雨顺来年丰收,所以在那时相扑被称为“丰登礼仪相扑”。并且相扑遵从日本神道教的宗教礼仪,十分注重仪式感,讲究礼节,甚至是“以礼开始,以礼结束”,等级越高的力士出场还会有自己独特的礼仪来显示尊贵。
虽然相扑作为一项具有竞技性质的体育运动,但是贯穿整个相扑更多的是力士以及整个相扑界都会遵从的他们独特的礼仪,从不同等级的力士打扮样貌到整个相扑台的设置,无一不展现着日本这个国家独特的文化底蕴。

丰登礼仪相扑
3、“以小胜大”的力量展现
在日本传统的古典美中,是以肥胖为美的,但是实际上日本人的身材从世界范围内来说是相对普遍矮小的,在身材不起眼的芸芸众生中精心挑出威风凛凛的相扑大汉,是象征着伟岸与强大的。在相扑比赛里不分级别,不论体重身材大小,在这样看似不太公平的比赛里,大家更多注重的是力量与精神毅力的展现。
赛场上,身材硕大的大个子固然赢得观众们的仰慕,但是小个子不畏强敌,尤其是他们凭借自己的勇气和智慧将大个子扳倒在地时,更是会赢得观众的认可与尊重。以小博大,以弱对强是相扑的魅力,正是这种看上去似乎不太可能的比赛,在有不一样的结果才是人们更喜欢的地方,或许也是日本独特文化所在。

相扑运动员
与中国摔跤的同宗异途
摔跤始于黄帝时期,是中国古老的体育运动之一,后来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摔跤经历了兴与衰,后来各民族人民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不断提高摔跤技术,最终形成了中国式摔跤
1、与中国摔跤的共同之处
日本的相扑和中国式摔跤都是不依靠任何护具只有徒手搏斗的竞技运动,并且在展现力量与技术的同时还需要遵守相关的礼仪。
2、却有着不同的命运
几乎是同一起源的运动,随着各自国家社会的发展其命运也不同。日本的相扑在20世纪就被定为是日本的“国技”,在国内地位很高并受人追捧,每个男孩子的家长都迫切希望自己的儿子以相扑为事业,因为作为一个职业相扑选手就意味着金钱和地位。

中国式摔跤
而中国式摔跤呢,在中国经历了兴与衰,目前的处境更偏重于民间,大多被北方人民追捧,更多作为一项爱好存活着。
现代地位的虚与实
1、金钱与权力的“实”
在日本,被称为“国技”的相扑,自然有很好的地位,每个相扑选手都是硕大的身躯,虽与现代审美不太相符,但是也并不影响人们对他的追捧与热爱。赤裸着上身,仅穿着兜裆布就开始力量之间的较量,或许也是其被喜爱并且地位高的原因之一。
看日本国内,有一系列关于相扑的培训机构,很多家长愿意把自己的儿子送去培训,并且那些机构还会到学校去挑选,因为一旦成为职业的相扑选手就会意味着金钱与地位。
在金钱方面,一个相扑一旦成名的话,一个月一般会有3万美元的收入,除了比赛的奖金还有赞助费感谢得等等,年薪一百万的相扑选手也不在少数。

相扑培训机构
在地位方面,不管走到哪里都会受人尊敬,并且或者是集金钱与地位于一体,宽大的身躯也能给人安全感,所以很多相扑选手身边都常伴美女,可谓是人生赢家。
2、短暂生命的“虚”
相扑选手虽然地位都很高,但是平均寿命却都在57岁左右,这是因为相扑选手的要求很高,为了在比赛中不被对手扳倒需要养出身上的一堆肉,每天他们在食物上会摄入很多,并且很少运动,自然会落下很多病根,肥胖病就是常见的,即使有再高的荣誉也会年纪轻轻就死了。
有再高的地位和金钱,却不能长久的拥有着,这难道不是虚无的?但是话说回来,人这一生像樱花一样有过灿烂的时刻,即使很快逝去或许也是值得的。

相扑运动员
总结
日本“相扑”运动外表看起来或许是油腻的,让人难以理解的,但是深究的他的历史,你或许能发现,相扑承认了一种秩序,并且向这种秩序发起了挑战,从而颠覆这个秩序,或许这就是相扑的内核。
从他们以礼开始又以礼结束的相扑文化,你又更能从中感受到日本的文化底蕴。从现代看,受人追捧的相扑,金钱与地位的并存,你又能感受到正是这个古老的体育运动,以他独特的方式展现着日本独特的文化底蕴。每个国家有不同的文化,有些东西或许不能理解,但我们能做到的就只有尊重。
参考文献
1、《日本相扑文化的研究》
2、《日本相扑的历史演变与文化阐释》
3、《专题:日本相扑——重量级的比拼 》
4、《同宗异途的格斗——日本相扑与中国式摔跤进军奥运会的优劣势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