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场舞的好处与优点_广场舞的好处竟然这样多

广场舞的好处竟然这样多!你被圈粉了吗?
有人说没跳过广场舞,不足以谈人生天天都跳的广场舞蕴含着哪些健康密码?一起来看看吧!

广场舞是植根于百姓的民间文化,不仅动作丰富,而且具有较强的健身性,是新时代的一道靓丽风景。
常跳广场舞
好处非常多
1、提高心肺功能

广场舞属于中低强度的锻炼,长期坚持跳广场舞,会增强我们的心肌收缩力和心脏泵血能力,使人体代谢更加顺畅,对提高人的心肺功能很有好处。
2、练肌肉 助平衡

平衡能力与两方面因素有关。一方面是身体自身的因素,例如眼睛、中枢神经、肌肉都具有一定的平衡调节作用,每个人在生长过程中都存在不同程度的不平衡,身体可以利用代偿能力进行调节;另一方面就是可以通过专门训练提高身体的平衡力。广场舞中的很多对称性动作和非对称性动作都能很好地锻炼我们的平衡力。专家推荐两组动作,可以在家测试和锻炼你的平衡力↓
3、练节奏 能健脑

广场舞中有很多同步、非同步和不同节奏的动作,练习这些动作时,大脑中枢释放的递质,也就是神经突之间的联系更多了,这对提升我们的记忆速度和记忆能力很有帮助。当大脑支配四肢时,速率和节奏也会得到改善,动作的准确性和速度都会有所提升。练节奏,试试下面的练习↓
4、缓解腰颈疼痛

广场舞中有很多腰颈的屈伸动作,这些动作可以刺激腰部和颈部的肌肉,强健腰椎和颈椎。
专家提醒
锻炼腰部和颈部,可以通过前后左右缓慢的屈伸动作来进行,切记不能做快速的腰部和颈部旋转动作,这可能会给腰颈带来伤害。
5、手指练习延缓记忆力减退

广场舞中有很多手指动作,手指锻炼在一定程度上会延缓记忆力的减退,减少阿尔兹海默症的出现。简单易学的手指操,跟着专家学一学↓
6、改善睡眠

跳广场舞是集体性项目,展示的是健身功能和审美情趣。运动时,身体会分泌让人快乐的内啡肽。研究还发现,坚持长期有规律的广场舞锻炼,可以提高我们体内褪黑素的水平。这些都对改善我们的睡眠质量有着积极作用。
7、提高呼吸系统机能

跳广场舞的时候,我们呼吸的深度、频率和次数都会增加和加深,血液中的儿茶酚胺会增加,肺部的毛细血管、支气管会随之扩张,肺通气量也会增大,整个呼吸系统的机能也有所改善。
8、社会的“安全阀”
广场舞不仅对我们的身体机能带来好处,而且让我们在这项集体活动中加强了沟通,缓解了内心压力,在交流中相互约束、相互影响、相互帮助,降低了社会的风险,减少了社会矛盾。

广场舞的好处这么多!别犹豫了,快快跳起来吧!
(CCTV健康之路)
“广场舞”这项国民运动有5大好处,你知道吗?
无论你几岁、身处何地,都可能被这项「国民运动」征服,它就是“广场舞”
广场舞是一种集健身与形体舞蹈为一体的群众性健身舞蹈活动,世界卫生组织更是将跳舞称为“世界上最好的运动”。
01跳舞,“激活”全身健康
跳舞这项运动究竟有什么魔力让这么多人喜欢呢?事实上,它是一项具有健身和娱乐功能的全身性活动。
健身功能:
巴西圣保罗州立大学研究人员在针对绝经后女性的研究中发现,坚持每周3次、每次90分钟舞蹈练习16周后:
l 甘油三酯水平下降,好胆固醇水平上升;
l 身体协调性、敏捷性、平衡性及步态、肌肉力量等均得到改善;
l 因生理状态改善,自尊心也得到提高。
研究人员认为,舞蹈有助女性保持独立、高质量的生活方式。尽管舞蹈健身的人群以女性为主,但很多好处并没有性别差异。
减缓疾病发展
日本三重大学的一项研究表明,轻、中度老年痴呆症患者常跳广场舞(配合音乐做体操),能增强大脑活动和认知功能,延缓病情恶化。
英国约克大学、美国帕金森病协会联合研究显示,轻、中度帕金森患者每周跳舞1.5小时,可以明显减缓疾病进展。
提高自理能力
日本东京都老年医学研究所发现,相比慢跑、骑自行车等,舞蹈是唯一能帮老年人提高自理能力的运动。
坚持练舞者在散步、洗澡、吃饭、穿衣、如厕等日常活动中需要别人帮助的可能性降低了73%。
降低跌倒风险
瑞士苏黎世大学和美国哈佛大学陈曾熙公共卫生学院等机构联合开展的研究显示,舞蹈使老人的平衡能力、移动能力和下肢肌肉力量得到显著改善。
每周做一次以上的舞蹈运动,能使跌倒风险降低37%;如果每周频率为3次及以上,跌倒风险可降低53%。
增强大脑功能
西班牙《阿贝赛报》发文称,只要坚持跳舞6个月,大脑功能就会得到改善,具体表现为有效增强大脑感知能力、空间记忆能力,提高记忆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及抑制干扰信息的能力。
辅助降低血糖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建议,糖尿病患者每周应锻炼约150分钟。
一般来说,跳舞1小时能燃烧多达300~800千卡的热量,且无论哪种类型的舞蹈,都能帮助患者实现控糖目标。

娱乐功能:
现在大多数人都坚信「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理念。
年轻人是可以花样百出地锻炼身体,但对于我们的长辈来说,生动活泼、随心所欲的广场舞也许才是放松身心的最好选择。
拓宽社交范围
跳舞是一项集体活动,能帮助老年人广交新朋友、联系老朋友,增加社会交往,增强社会适应能力。
愉悦身心
舞蹈融于音乐之中,音乐调配着舞蹈。优美的音乐使人感到心旷神怡、悠然自得,跳舞能使你消除疲劳,减轻精神压力,有助睡眠。

02跳舞虽好,但要适度
我们一再强调“运动要适度”,总的原则是,随着年龄增加,运动强度需要适当地降低。
老年人要根据自身健康状况、运动能力以及兴趣爱好选择舞种。
50岁~60岁,求乐
这个年龄段的老人心肺功能相对较好,可以按照各自的兴趣爱好,选择节奏稍微欢快的舞蹈,比如探戈、恰恰舞、交谊舞等。运动幅度和频率可以稍快,达到中等强度运动,每天1~2小时即可。
跳舞的负荷量要适宜,每周运动5~7次为佳,让心率保持在每分钟120次左右。
60岁~70岁,求柔
以中低强度的运动负荷为度,适当减小动作幅度和频率。
六七十岁的老人可选择扭秧歌、扇子舞等舞蹈,动作较为柔和,对腰、膝、踝等关节造成冲击较小,可避免运动疲劳性损伤的发生。运动时的目标心率可以用“170-年龄”来计算,有锻炼基础者可在此基础上适当增加5~10次/分钟。
70岁以上,求缓
年纪较大的老人心肺机能明显下降,平衡感和柔韧性较差,发生运动损伤的风险增加,最好选择慢三、慢四、太极舞等舒缓柔和的舞蹈。
老人应避免突然的大幅度扭腰、转髋、下腰等动作,以防发生关节、肌肉损伤或骨折。

03防损伤有套科学“姿势”
但即便是简单的舞种,运动损伤也可能出现,以下这几个注意事项,防止受伤
No.1 选择适当舞种
广场舞有节奏欢快、动作剧烈的,也有比较缓慢的。老年人多肌肉萎缩,关节附近骨质增生,韧带弹性下降,关节活动不灵,容易受伤,因此,不管是什么舞种,都应该选择动作幅度小、难度小、强度小的。
No. 2 跳前准备
跳舞前做热身可以有效避免肌肉拉伤或关节损伤。可以压腿、压跟键、压肩膀、简单弹跳等,做5~10分钟即可,或以身体微微出汗为度。
此外,跳舞前30分钟不宜吃大量食物。但也不能空腹,否则易引起低血糖,导致无力、眩晕等不适感。
No.3 “装备”要合身
穿宽松、吸汗的全棉衣裤,确保四肢气血畅通,以及鞋底柔软且合脚的气垫鞋、运动鞋。
No. 4 注意时长
跳广场舞应以1小时为限,冬季要稍短些,以30分钟左右为宜,稍觉疲劳就应立刻降低强度或缩短时间,否则容易导致运动过度,体力透支,反而对健康不利,有心脑血管病史的老人更要注意跳舞时长。
No.5 跳完后放松
运动完毕,也应做好放松,如抖抖腿、伸个懒腰等,促进体内代谢产物的排出,以免出现肌肉酸痛等。
No.6 日常练练力量
很多运动损伤源自局部肌肉力量不足,建议在跳舞之余,进行一些薄弱部位的力量锻炼,但应循序渐进、适可而止。

跳舞好处多多,希望每个舞者都能依据自身的身体条件,合理科学地进行锻炼。舞出健康!舞出快乐!
冬季跳广场舞,要注意防寒保暖,做好充分的热身,以防出现运动损伤。
来源:生命时报、四川社科